可能很多人會說,你在搞笑吧!那些炒房的,低價買,高價賣,哪來的實體,都是妥妥的投機黨!當地房價都是他們給炒起來的!房地產要算實體經濟,母豬都能上樹!
你要說這些,筆者也會一臉懵逼地告訴你,你說不算就不算吧!
領袖告訴過我們,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。偉大的度娘說,實體經濟是指人通過思想使用工具在地球上創造的經濟。這么說炒房的確不能算實體經濟,因為炒房只是通過了思想,并沒有借助工具。
房地產業則是指從事土地和房地產開發、經營、管理和服務的行業,屬于新興服務行業,第三產業。
那房地產是不是實體經濟呢?就美國經濟數據的構成來看,其中包括制造業、進出口、經常賬、零售銷售等的部分被美聯儲籠統地概括為“實體經濟”,房產市場和金融市場是被排除在外的。
今天看到一個觀點,我覺得挺有趣。
關于房地產到底是不是實體經濟,有位專家這樣說,“還有什么東西,能夠比添磚加瓦更實的實體經濟?可房子都是拿錢堆出來的,一切都是跟錢相關的,又有人說它是虛的。但我覺得恰巧這個問題不在于實和虛,而在于到底蓋了多少房子?蓋了有什么用,(老百姓)到底能不能買得起這個房子?”
真真兒的說到筆者心坎兒里去了。
專家大概意思很明顯,說虛說實都不通,關鍵不在于虛實,關鍵在于老百姓能不能買得起!在心里默默給10086個贊!
“真正需要住房的大多數人,收入水平又非常低,大概需要30多年的積蓄結余才能買得起一個房子?!睂<矣终f?!拔也恢纼r格將來怎么調整,我說的是,到時候房價
哎,愿望很美好,但這將來到底是多久的將來,3年還是30年?現在沒錢買房的購房者怎么辦,等嗎?萬一等不來“8年后房價如蔥”,等不來“看剛需兜里的錢”,怎么辦?
另外,兜里沒錢不也得回家過年嘛!沒錢買房,可以租房住。反正房子不是用來炒的,房子是用來住的。不是有購房者曾無聲抗議過嗎,“我租房,我絞傲!”